>>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政协
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西吉县政协深入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
2025-11-19 09:00:29   来源:华兴时报

  “谢谢各位委员给我筹集1.6万元,帮我们家渡过难关。”10月底,西吉县火石寨乡大红庄村村民杨北合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送到西吉县政协,表达对委员们慷慨解囊、雪中送炭的感激之情。

  杨北合今年44岁,4月份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的兄弟中先后4人因患癌症或慢性病离世,家族的其他兄弟姐妹及子侄辈中,多人疾病缠身。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因治病被掏空积蓄、负债累累。10月23日,西吉县政协主席马保师、副主席马国荣带领部分政协委员慰问杨北合,焦建鹏、杨金龙、卢升等9名委员迅速行动,积极筹集资金送到杨北合手中。

  近年来,在自治区政协带动引领下,西吉县政协积极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广大政协委员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紧盯“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在服务群众中传递温暖,在促进团结中凝聚共识,在助力发展中彰显担当,切实将委员履职写进群众心坎里、融入发展大局中。

  聚焦急难愁盼 将履职温度送到群众身边

  6月19日,西吉县特殊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园里暖意融融。西吉县政协在此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县政协常委李君、政协委员马金寿向学校捐赠校服115套、鞋子115双,总价值13625元。崭新的衣物承载着政协委员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为孩子们的成长增添了一份温暖。

  这份对民生的关切不仅停留在校园,更延伸到乡村。8月19日,西吉县政协为吉强镇苟庄村10名新录取大学生每人发放2000元助学金,助力学子们圆大学梦。“这份温暖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让我深切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在读书改变命运的路上,我们并不孤单,无数人在为我们托举梦想。我一定刻苦学习,将来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建设祖国。”该校学生李爽接过助学金后感激地说。

  除了集中开展的帮扶活动,西吉县政协更注重对特殊困难家庭的精准关怀,用“一对一”的帮扶为群众解难题、谋长远。今年11岁的小博(化名)是一名五年级学生,与奶奶相依为命,家庭收入来源仅靠政策帮扶与售卖手工酿制的醋。西吉县政协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小博家的醋存在销售困难后,搭建“委员+农户”助农平台,动员政协委员认购,缓解销售压力,还积极对接商家帮助其打开长期销路,并持续跟踪、对接帮扶,让祖孙俩的生活有了盼头。

  “截至10月底,西吉县政协累计走访困难家庭300余户,为困难群众送去帮扶慰问金25万余元、米面油等物资150余份,筹集资金36.6万元资助困难家庭大学生。”西吉县政协秘书长陈志伟说。今年以来,西吉县政协领导班子带头组织政协委员走进残疾人家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困难退役军人家庭、低收入群体家庭开展慰问,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解决难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赋能乡村振兴 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我们村终于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村里的第一家工厂正式落地,现在有60多名村民在这务工,男工每天能挣150元,女工每天能挣120元。”近日,站在西吉县西滩乡张村堡村的食用菌基地车间里,村党支部书记袁保贵望着忙碌的村民,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时,眼里满是掩不住的欣喜。

  曾经,张村堡村守着传统种养业,经济发展缓慢。今年,在西吉县政协的牵线搭桥下,西吉县政协驻张村堡村工作队从“菌菇之乡”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杨林寨乡成功引进菌菇企业,在村里成立湘吉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为该村的产业转型按下“加速键”。

  为让产业真正扎根乡村,湘吉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投入500万元资金,对村里原有大棚及周边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新建标准化菌棒生产车间,搭建恒温仓储空间,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如今,一座集菌棒生产、恒温仓储、规模化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食用菌基地已在村里拔地而起。车间根据工作强度和技术要求,制定清晰透明的薪资标准。这份“看得见、拿得到”的稳定收入,让村民们笑逐颜开,也让他们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心愿。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群众增收的关键。今年,西吉县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人才库”“联系广”的独特优势,创新开展“招商引资·委员助农·产业振兴”行动,让委员力量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帮扶中,广大政协委员各展所能、各显所“专”,西吉县政协农林界、科技界委员深入田间地头,围绕马铃薯、冷凉蔬菜、中药材种植和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培训22场次;经济界委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累计引进企业5家,推动更多优质产业落地乡村,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畅通社情民意 把金点子转化为治理良方

  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载体,也是政协“服务为民”的直接体现。西吉县政协常态化组织委员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农户家中、扎根田间地头,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搭建起县委、县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近年来,我县特色餐饮行业蓬勃发展,几条特色街区形成规模化餐饮集群,成为群众消费休闲的热门选择,但‘停车难’问题也随之凸显,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堵点。”今年,西吉县政协委员马晓斌、鲜重真等人在调研中发现,城区餐饮街区就餐高峰期,车辆违停现象频发,一方面影响交通秩序,另一方面交警高频处罚导致部分食客望而却步,餐饮经营者普遍反映客流量下降、经营压力增大。针对这一问题,委员们联名提交《关于优化西吉县城停车管理助力餐饮业发展的建议》,呼吁在流量密集路段试点推行“半小时温馨提醒”柔性执法机制,通过短信通知或现场提示单的方式,给予临时停车车主纠错时间,既维护交通秩序又彰显执法温度;科学规划餐饮集中区域分时段临时停车位,在上午、晚上就餐高峰期适当放宽限停时限,最大化利用公共空间;对部分巷道狭窄区域实施微改造,拆除闲置障碍物、规范道路标识,进一步释放停车空间。

  收到这篇社情民意信息后,西吉县公安部门第一时间联合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落实方案,逐条细化举措、明确时限,迅速推动建议落地见效。柔性执法机制让车主感受到城市温度,更让餐饮经营者重拾信心。

  截至11月初,西吉县政协共收集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52篇,其中整理报送自治区政协1期、呈送西吉县委专报7期、转交相关部门研究办理15篇,一条条“金点子”转化为治理“好方子”。

  马保师表示,西吉县政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在联系群众、服务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政协履职更有温度、更有分量、更有实效,为西吉县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充足、幸福感更持久、安全感更坚实。 (记者 邓 蕾)


【责任编辑】:包瑞